3月6日,港股強勢上漲,多隻港股ETF狂飆超6%。
從資金流向看,自上周一以來,就有近兩百億元湧入港股。與此同時,今年以來南向資金淨買入超2700億元,如若拉長期限來看,南向資金已連續20個月淨買入,淨買入金額逼近1.2萬億元。

港股主題ETF強勢吸金
近日,資金持續借道ETF加倉港股。據Choice測算,自2月24日以來,截至3月5日,短短8個交易日,港股主題ETF淨申購額高達196.71億元。
具體來看,富國中證港股通互聯網ETF淨申購額為57.59億元,工銀瑞信國證港股通科技30ETF淨申購額為37.66億元,景順長城中證港股通科技ETF淨申購額為22.53億元。此外,廣發中證香港創新藥ETF、易方達恒生科技ETF淨申購額都在10億元以上。

隨著資金的持續湧入,多隻港股主題ETF份額創曆史新高。截至3月5日,富國中證港股通互聯網ETF份額為390.2億份,創曆史新高。此外,工銀瑞信國證港股通科技30ETF、匯添富恒生科技ETF等份額均創曆史新高。
此外,公募也在持續布局港股相關基金。當前,萬家中證港股通創新藥ETF聯接、興銀中證港股通科技ETF聯接、易方達中證港股通高股息投資指數、易方達恒生創新藥ETF等正在發行,景順長城中證港股通創新藥ETF聯接即將發行。
南向資金加速流入
在業內人士看來,在近期港股上行行情中,南向資金加速湧入成為核心。Choice數據顯示,今年以來,截至3月5日,南向資金淨買入2769.43億元,創曆史同期新高,同比增幅超400%。
如若拉長期限來看,南向資金已連續20個月淨流入港股,在此期間,累計淨買入額近1.2萬億元。
富國基金表示,從成交額來看,南向資金占比從2020年的20%躍升至45%,定價權顯著增強。南向資金偏好“啞鈴型”配置:一端是高股息資產,另一端是科技成長、可選消費板塊。截至2月底,銀行、傳媒、電子、通信、非銀金融行業是南向資金重點布局的前五大行業,其中傳媒、電子、通信分別超配4.6%、4.2%、3.1%。
從年內資金流向看,富國基金表示,2025年以來,南向資金呈現出明顯的向AI相關科技成長領域“再平衡”的特征,反映對AI產業的樂觀預期。與此同時,盡管高股息風格有所弱化,但港股銀行板塊憑借穩定股息與資產質量改善,仍然受到南向資金青睞,是今年以來南向資金淨流入的第二大板塊。
機構看好港股後市表現
從機構持倉情況看,公募是港股的重要投資者,配置比例創新高。
據測算,截至去年底,主動權益類基金的港股倉位提升至14.3%左右,創下曆史新高,較去年三季度末上升1.95個百分點。其中,恒生科技獲顯著增配,截至去年底,配置比例從去年三季度末的5.6%上升至6.7%。
其中,騰訊控股、美團-W、中國海洋石油、小米集團-W、阿裏巴巴-W、、等躋身公募前50大重倉股。
談及港股市場投資機會,廣發基金認為,隨著外資配置比例的逐步提升、公募基金倉位的潛在增長以及非公募港股通資金的持續活躍,港股市場未來仍有望迎來更多增量資金的注入。
在摩根資產管理看來,港股市場熱度維持高位,短期也不排除有更進一步上攻的可能。但考慮到一些不確定因素,港股市場整體仍未擺脫震蕩格局。此外,如果海外流動性進一步寬鬆,長期主動型外資就有望回流港股,這將進一步提升港股上漲的彈性。
“2月份我們繼續維持高倉位,對部分行業持倉進行了調整,增持了電子、可選消費等行業,減持了有色、社會服務等行業。”望正資產表示,大型互聯網企業長期價值穩固,AI等技術創新的發展能顯著增強其各項業務的內在價值,估值水平又處於曆史底部,且股東回報積極,是值得重點關注的領域。
发表评论: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